更新时间:2024-12-22 02:36 发布:2024-11-05 14:45 文章来源:北京圣运律师事务所
2021年7月1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21〕35号文件发布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消除“贪大、媚洋、求怪”等建筑乱象。文件明确了河南新建住宅建筑高度新规
1、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建成区新建住宅建筑高度原则不超过26层容积率不超过2.5。
2、县级城市建成区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住宅原则上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建筑面积占比应不低于70%新建住宅最高不超过18层容积率不超过1.8。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实施意见
豫政办〔2021〕35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新时期建筑方针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消除“贪大、媚洋、求怪”等建筑乱象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延续城市文脉体现城市精神展现时代风貌彰显黄河文化和中原文化特色经省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新发展理念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落实新时期建筑方针努力提高全省城市与建筑设计水平不断增强城市的空间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创造优良的城市人居环境塑造具有浓郁黄河文化和中原文化特色的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凝聚力和竞争力。
二工作目标。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中加强城市设计的引导作用建立以城市设计为引导、建筑风貌为管控重点的城市与建筑风貌管控制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努力塑造和谐宜居、安全韧性、富有活力、文化厚重、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三指导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生活与审美需求为中心以公共利益为价值标准以人的尺度与使用为依据以人的感受与理解为判断标准优化城市与建筑的功能和形态提升城市建设品质。
2.坚持生态优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尊重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与城市和谐共融。
3.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底线思维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本质安全要求加强韧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与建筑的防灾与抗风险能力。
4.弘扬优秀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和中原文化的精神和价值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和利用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
5.体现时代特征。积极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塑造符合时代需求的城市空间和建筑风貌展示多元包容、创新开放、面向未来的时代特色。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城市总体风貌塑造。编制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应充分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深入分析区域自然、历史、人文环境特征研究当地生产、生活、生态的总体功能关系依据自然环境特征和城市发展脉络对全域全要素特色资源进行识别和评估明确区域整体特色定位。妥善处理城市建设与自然山水、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关系构建“错落有致、疏密有度、显山露水、通风透气”城市总体空间格局。科学划定城市景观风貌分区合理规划城市开敞空间系统、生物迁徙等重要廊道以及天际轮廓线保护和展示好城市的山脊线、水岸线明确城市标志节点、建筑风格、城市色彩、街道界面等导控要求。严禁削山填湖、断流改河、乱占耕地挖湖造景等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行为。
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建成区要按照产城融合、功能复合、公交优先、精明增长、韧性城市等理念着力构建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形态。组团之间依托山体、林地、园地、耕地、水域等规划布局网络化的生态廊道防止城市摊大饼式无序蔓延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新建住宅建筑高度原则不超过26层容积率不超过2.5。县级城市建成区要坚持集约发展、紧凑布局着力塑造尺度宜人、精致典雅、特色浓郁的城市形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住宅原则上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建筑面积占比应不低于70%新建住宅最高不超过18层容积率不超过1.8。
二强化重点地区风貌塑造。城市重点地区的详细规划应落实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的要求结合自然山水、历史人文等特色资源构建特色空间结构优化用地布局加强场所营造。提高公交走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的开发强度加强土地功能混合及空间复合利用、慢行系统的设计。明确重要地标、观景点和景观视廊完善高度分区、天际轮廓线、山脊线、水岸线等导控要求构建整体有序、丰富多元、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城市空间。按照15分钟社区生活圈要求合理配置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注重场所营造与活力培育明确建筑体量、界面、风格、色彩、屋顶形式等要素管控要求制定建筑高度、退线、贴线率、高宽比等控制指标优化建筑形态。统筹考虑地上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加强一体化规划设计。完善土地划拨出让条件在土地划拨手续或出让合同中明确城市与建筑风貌管控要求鼓励出让城市重要地段建设用地时附带建筑设计方案。
城市中心区、新区核心区、旧城更新区、交通枢纽地区、滨水地区、沿山地区以及历史风貌与遗产保护区等城市重点地区应单独编制城市设计加强城市重点地区的公共空间与建筑设计引导。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不得破坏地形地貌和古树名木。
三强化建筑风貌塑造。建筑设计应落实城市设计和详细规划的管控要求细化对建筑布局、体量、材料、色彩、细部装饰、屋顶、底层与入口以及附属物的管控体现黄河文化和中原文化特色、历史文脉和时代精神避免脱离我省地域特点的建筑风格严禁建筑抄袭、模仿、山寨行为。重点加强对体育馆、科技馆、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市民服务中心、机场、车站等重要公共建筑的管控。
四严格管控超限和大型城市建筑。合理布局城市防灾避灾空间、应对突发事件的缓冲空间提高防灾和抗风险能力增强城市安全韧性。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确需建设的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结合消防等专题论证进行建筑方案审查并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新建100米以上的建筑应相对集中布局并与城市规模和空间尺度相适宜严格执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批制度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其建筑设计方案经审定后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自然资源厅备案。对超限高层建筑、政府投资的总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以及由国家和省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的大型城市建筑项目要严格论证技术经济可行性强化风貌管控。
五完善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制度。一是实行城市设计备案制度。总体城市设计要与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同步编制相互衔接融合。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应纳入本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组织编制的总体城市设计需在本级政府批准后一个月内报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备案。重点地区城市设计要与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步编制其主要内容应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管控要求。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设计应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同步编制按程序批准后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和省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备案。二是实行建筑设计方案备案制度。各类国家级保护区及影响区域内对景观和风貌产生重大影响的建筑以及郑州市区的体育场馆、展览馆、博物馆、大剧院等超大体量公共建筑其建筑设计方案经审定后按程序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案。其他城市超大体量公共建筑设计方案经审定后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自然资源厅备案。三是探索建立城市总建筑师制度。以郑州都市圈、洛阳都市圈为试点建立推广城市总建筑师制度。城市总建筑师负责对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进行指导监督拥有专业话语权。四是落实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制度。各地在组织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审查时要严格落实城市与建筑风貌控制引导要求。对不符合城市定位、规划、设计要求的或专家意见分歧较大、公众争议较大的不得批准建筑设计方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县级政府是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责任主体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责任细化配套举措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统筹协调推动任务落实。进一步完善各级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职责切实加强对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
二强化监督管理。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厅等部门要加强对全省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组织开展实施情况评估。对建筑设计方案突破底线、风貌管理工作不力和建设面子工程、形象工程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单位及责任人员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三创新方式手段。创新设计方案优选机制吸引高水平设计单位和设计大师参与城市和重要建筑设计。鼓励省内设计单位与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合作开展城市与建筑设计。重要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要通过公开竞标等方式优先选择设计单位。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领域的运用建立城市设计管理和建筑设计方案审查辅助决策系统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效能。
四强化公众参与。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在城市设计、重要建筑设计方案编制审批过程中广泛征求公众意见不断完善信息公开、意见征集、决策参与反馈等机制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7月19日
●河南新建住宅不超过26层
●河南省住宅不超过26层
●河南自建房楼层多高
●河南住宅设计标准
●河南省农村建房高度管理办法
●河南省楼层限高
●河南建房规定
●2020年河南省农村建房标准是几层
●河南省关于普通住宅标准文件
●河南明确不超过26层
●省辖市拆迁补偿标准,河南省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今日拆迁补偿法律在线咨询
●省辖市拆迁补偿标准,辽宁省2024征地补偿标准细则是什么:今日拆迁补偿标准更新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河南新建住宅建筑高度新规:省辖市不超26层,县城以6层为主,河南省住宅不超过26层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
上一篇:维修基金是什么意思,公共维修基金是什么意思